东方养生美学:邱正伦教授《易经》时刻(26)

孔子《论语》有一句标示得很清楚的话,“郁郁乎文哉,吾从周”。孔子这个人有个特点,他特别希望表达的文字非常具有文明的火焰。所以在《易经》里边,在十传里边专门有一篇,就是在乾卦里边,在坤卦里边,形成了一篇传,叫文言传。我们今天还在说,学古文,就是学文言文,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。孔子在这个里面的文言传就是为乾卦和坤卦增加文采,那个里边再加个文言传,因为只有乾卦和坤卦有,其他都没有,就是要让乾卦和坤卦,让天地充满什么呢?文采。这个世界上不是有三才吗?天才,地才,还有人才。三才就是指天才、地才、人才。郁郁乎文哉,郁郁葱葱那个郁,就是说文采很饱满,光线很柔和,很灿烂。吾从周,说明西周时期是特别注重文采的。

孔子的特点是跟我现在一样,述而不作。什么叫述而不作?只讲课不写文章。性而好古,他的性情里面就越古的东西越好,跟我们今天一样,有些人爱玩古董,爱收藏,但是孔子可不是单纯收藏某个东西,而是收藏的文明。因为孔子这个人对文采他自己有一个说法,文胜于质,就文和质之间的关系,他是专门讲的“文胜于质则史,质胜于文则野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看到没有?君子的表达是充满什么?色彩的。质,就是指内体生命,欲望,冲动。文,就是装饰,看到没有?装饰过分了,是不是就显得很死板?是吧?但是如果没有修饰,没有装饰,他在文言传里面专门谈到“修辞立其诚”,我们修辞的本身是为了让我们内心显得透明澄澈,显得很干净。你们不是有澄怀观象之说吗?是吧?澄怀味象之说吗?是不是?“含道映物,澄怀味象。”这样的表达其实都是指的文采。

所以我们来讲我们书写里面的文采怎么样?这个文采,那当然是我们生命里的味象,所以书写到了一定时候,你会感觉的线条像闪电一样,无拘无束,突然之间惊破所有的事件,那就是你的线条之力穿越了一切。

[Float-Menu id=”1″]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